变独唱为合唱!上虞上线“平安上虞码”长“智”久安!

发布日期:2020-05-22字号:[ ]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写照。深化平安建设,重点、难点同样在基层,而希望也在基层。如何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无不考量着制度设计者的智慧。

5月21日上午,一张清单全覆盖、一个绿码管全程的“平安上虞码”正式在上虞区推出,长塘镇首先试点。平安创建“一单一码”,“一单”指的是平安标准清单;“一码”即“平安上虞码”,以红、黄、绿三色动态掌控平安主体情况。

 

激活平安建设“末梢”活力 变“治安”为“智安”

“进展顺利的话,预计半年内在全区范围内普及。”在上虞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曙焕看来,“平安上虞码”就能作串线的“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活跃了平安建设的‘末梢’,变‘政府独唱’为‘社会合唱’,让平安主体都主动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主动在哪里?就是企业登记之后安全知识自学了,隐患问题自查了。”

位于上虞的浙江劲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注册“平安上虞码”的企业之一。

“这个小程序还是蛮有意思,操作起来很简单。”公司负责安全生产的工程师韦良周的手机上,“平安上虞码”已显示“绿码”。“进入程序注册之后会有个红码,学习平安标准、观看完三分钟左右的平安小视频后,就变成了黄码,黄码之后要做一个测试,题目不难,比如灭火器有无检查之类,都是工作中常遇到的安全问题,最后还有安全自查,这几步走完就能获取绿码了。”


(“虞安码”下载推广中)


“其中的奥妙不止这些。”借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安上虞码”的推行,把“治安”变成了“智安”,陈曙焕对“平安上虞码”信心满满,“内容选择灵活精准,会根据平安主体注册的信息自动进行分类,从各自分类中推送针对性的平安标准、安全视频和自测题,比如,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会推送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的知识,对餐饮店,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科普信息就会更多一些。”

目前,“平安上虞码”内包含治安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八大类40种场所,主体覆盖上虞全境。



“绿码”抽查“红码”必查 人力减了,覆盖面却增了

“绿码的单位抽查,红码的单位必查。”长塘镇组织员胡斌说,他比企业更早感受到了“平安上虞码”的好处,“拿最实际的来说,每个月我们花两天时间进行平安暗访,按照目前的人力,不可能做到所有平安主体全覆盖,只能分类抽取10家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检查,普及了‘平安上虞码’后,就可以靶向精准检查了。”

通过后台“线上检查”,绿码的企业就是自查达标的企业,“有图有真相”,重点部位要求拍照上传,红码的企业则线下必查,“而且绿码有效期是一个月,需要每月重新申领,这就相当于每个月的安全检查都能全覆盖了。”

胡斌说,作为试点,镇里也研究了一些奖励政策,调动企业及个体申领绿码的主动性。“比如连续3个月得到绿码的企业,可以获得积分,作为镇对企业评优定级的依据。”


(平安标准清单上墙)


“推行下去之后,更大的好处还会显现,治理上将实现‘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转变。以后,我们将在这个小程序上不断上线一些平安知识普及的小视频,实时更新题库,相当于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每月对全区内所有的平安主体进行了平安教育培训。”演示着“平安上虞码”的页面,陈曙焕充满期许。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推行“一单一码”是上虞对平安创建工作的探索性解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起笔已经落下,答卷还在续写。(记者 徐潇青 实习生 蒋懿寒 通讯员 袁伟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