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在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 |
|
|
|
7月30日下午,全省召开平安建设工作培训会,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各地市、县(市、区)设分会场,并连线至乡镇街道。会上三个县(市、区)分别作典型经验交流。 △区级主会场及政法委分会场
上虞区作了平安创建“一单一码”和“平安共同体”建设两项创新工作的典型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我区对标建设“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以“基层治理深化年”为抓手,不断推进平安建设理念、机制、方法创新,探索推行平安创建“一单一码”和“平安共同体”建设两项工作。 主要考虑: 1.基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考虑,聚焦“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在做实做细做深上寻求有效载体。 2.基于提升平安创建合力的考虑,“平安是共建出来的”,针对平安创建“上热下冷”、平安主体责任不实等问题,最大程度地发动公众参与。 3.基于嫁接信息技术支撑的考虑,坚持数字化、智能化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主攻方向,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最大限度强化平安建设的科技支撑。 主要做法: 智能驱动,精准发力,探索推行平安创建“一单一码” 1.坚持三个统一,建立“一单一码”数据库 统一入库主体,统一标准清单,统一赋码规则。 2.突出三维联动,构建“一单一码”工作链 突出条块联动,突出点面联动,突出上下联动。 3.建立三大机制,实现“一单一码”动态管 落实每月赋码机制,落实即时转码机制,落实常态验码机制。 4.落实三项举措,实施“一单一码”靶向改 个性化定制,精准化督查,点穴式执法。 5.融合三股力量,提升“一单一码”实效性 激发主体力量,整合网格力量,发挥科技力量。 精密组合,区块链动,全域创建“平安共同体” 1.谋划推进,做好“加减法” 在点位布局、要素融合、协同赋能上做加法。在小问题、小漏洞、小隐患、小疏忽上做减法。 2.机制建设,铰紧“内外链” 强化责任链、处置链、共享链。“平安共同体”之间比成效、比影响,形成一批妙招、实招。 3.共创共享,打通“上下关” 挖掘区域特色,发挥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参与。明确建设标准、落实建设责任、倒排工作时间、统一推进全区“平安共同体”建设。
主要体会: 1.铆定责任是前提。平安建设只有明晰责任,才能扛起责任,要牢牢树立“大平安”的理念。 2.整合资源是路径。面对开放的平安边界和丰富的创建资源,要牢牢树立“大整合”的理念。 3.源头治理是关键。我们要遵循“海因法则”,防患于未然,要牢牢树立“大效能”的理念。
会上,省委政法委平安综治督导室主任顾人对我区两项创新工作进行了点评,高度肯定了两项工作在压紧压实平安主体责任、有机整合条块力量、充分发挥智能治理方面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下一步要切实把好转码关、长效关。 顾主任分析了十六年来平安浙江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2020年度平安建设考核评审条件进行解读。 组织部、公安分局、卫生健康局、教体局等平安办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在区级主会场参加会议。乡镇街道设分会场,政法副书记、分管领导、相关办线负责人参加。
△乡镇街道分会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